中證網訊(記者 周璐璐)中國證券報記者6月19日從鄭州商品交易所獲悉,動力煤期貨2005合約日前順利完成交割160萬噸,繼動力煤1805合約交割150萬噸后,再次刷新國內商品期貨單合約交割量最高記錄。
據了解,本次交割買賣雙方委托鄭商所結算的有152萬噸,自行結算的有8萬噸。經協商后,買賣雙方共計16家企業,其中賣方客戶11家,買方客戶5家,分別在唐山港交割74萬噸、秦皇島港32萬噸、唐山曹妃甸港20萬噸、天津港16萬噸、神華黃驊港14萬噸、國投曹妃甸港4萬噸。貨物交收全部采用船板發運方式,買賣雙方按照簽訂的交割協議書相關約定順利完成交割。
自上市以來,動力煤期貨歷次主力合約均發生實物交割,是國內交割量最大的商品期貨品種。截至2020年5月,累計交割27次,交割量合計達1381.5萬噸,參與交割的企業達105家。從運行情況來看,動力煤期貨價格權威、連續,交易活躍、高效,標的清晰、明確,流程透明、規范,交割港口布局合理,企業參與積極。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在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和“能源雙控”政策背景下,降低沿海省份煤炭消費總量成為趨勢,火力發電用煤提高入爐煤炭熱值是主要方式之一。大型煤電企業間兌現的長協煤以5000大卡及以下的中低熱值動力煤為主。因此,通過期貨交割接貨高熱值動力煤成為提高燃煤發電效率、降低煤耗的重要途徑。同時,期貨交割的剛性兌付也能夠幫助企業高效管理庫存。
年初起,受疫情影響,動力煤現貨市場產運受限,煤炭供應階段性緊張,靈活運用期貨工具進行風險轉移、保障生產原料供應,成為煤電企業打贏“抗疫復工戰”的關鍵舉措之一。
參與此次動力煤2005合約交割量最大的浙江浙能富興燃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期間,浙能富興利用動力煤期貨買入套保,建立虛擬庫存,動態配合現貨庫存變化,在動力煤期貨2001、2005合約交割接貨152萬噸,幫助母公司浙能集團及時補充了庫存,有效保障了疫情下浙江省電煤的穩定供應和居民的正常用電。”
“象嶼集團通過旗下象嶼礦業在動力煤期貨2003、2005合約交割接貨36萬噸,鎖定采購成本,有效保障貨源采購端的數量和質量,真正實現保質、保量、保價、保時的高質量保供任務,助力華東、華南區域電力用戶燃料供應,以及工業用戶復工復產。”此次動力煤2005合約買方交割量位于次席的廈門象嶼物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鄭商所將不斷加強交割服務質量,緊跟現貨市場變化和需求,適時完善交割流程及規則,積極提升動力煤期貨為產業服務效率。此外,動力煤期權將于6月30日掛牌交易,按照證監會統一安排部署,鄭商所正在認真推進各項上市準備工作,將努力確保動力煤期權順利推出和平穩運行,促進期貨市場為實體企業服務能力持續提升。